nba季后賽規則 nba季后賽打幾場
來源:24直播網05-27 20:1024直播網訊 NBA季后賽一直以來都是鑒別球星與巨星的最佳舞臺,這里的防守強度和對抗程度完全超過常規賽。很多在常規賽打得風生水起的球員一到季后賽各種效率就直線下降,所以說常規賽制造球星,季后賽創造巨星。
什么是NBA季后賽
NBA季后賽
NBA季后賽是指在每年4月份NBA常規賽結束后,NBA聯盟根據東部和西部各隊82場常規賽戰績,按照NBA聯盟排名規則東部和西部前八名之間進行的,最后決出東部冠軍和西部冠軍并晉級NBA總決賽。
NBA季后賽賽制
排名規則
東部西部的前八名進入季后賽,球隊排名按勝率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當有球隊戰績相同時需要分別考慮情況, [2]
第一種情況:當兩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后:
1、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2、分區冠軍居前;3、在分區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區時適用);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7、抽簽決定。
NBA季后賽
第二種情況:當三隊以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后:
1、分區冠軍局前;2、所涉及球隊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局前;3、在分區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區時適用);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7、抽簽決定。
分組對陣規則
常規賽結束后,每個聯盟按照NBA排名規則(詳見上條)分別選擇8名球隊進入季后賽。季后賽為淘汰制,采用7戰4勝制(2002年以前季后賽并非全部采用7戰4勝制),哪支球隊先獲得4場比賽的勝利即可淘汰對手晉級下一輪。比賽采用2-2-1-1-1型原則(1985-2013年總決賽的賽制是2-3-2),常規賽勝率高的球隊將獲得四個主場(2主場-2客場-1主場-1客場-1主場)。季后賽總共分為四輪,總決賽亦屬于季后賽一部分。
首輪:
第一名vs第八名 勝利者A
第二名vs第七名 勝利者B
第三名vs第六名 勝利者C
第四名vs第五名 勝利者D
第二輪(分區半決賽):
A vs D勝利者E
B vs C勝利者F
分區決賽 (勝利者就是西部或者東部冠軍):
E vs F 勝利者G
總決賽(勝者就是當年的NBA總冠軍):G東 vs G西
東西部冠軍各有一個分區獎杯,總冠軍有冠軍戒指和總決賽獎杯。
NBA季后賽
與常規賽區別
賽制不同
常規賽NBA所有球隊都要參加,每隊有82場比賽,這82場比賽中,要與同一個分聯盟的球隊打3-4場(其中要與同一個賽區的球隊打4場,2主場2客場),要與另外一個分聯盟的球隊打2場(1主場1客場);
季后賽由于其淘汰賽的性質,激烈程度、對抗強度和受關注程度均是常規賽所無法比擬的。
獎項不同
常規賽結束后,勝率最高的球隊稱為常規賽冠軍,另外要評出常規賽MVP,年度第一、第二與第三陣容,最佳新秀最佳第六人等。季后賽結束,產生總冠軍和總決賽MVP。
數據統計不同
因為球員參加季后賽不固定,比賽場次也不一樣,對某些球員可能不公平,所以NBA官方將常規賽和季后賽數據(總決賽數據計入季后賽)分開統計,一般所說的球員生涯總數據指的是常規賽數據,如賈巴爾38387分。
NBA季后賽
NBA季后賽是超級球星的舞臺,無論是對抗水平還是防守強度都要比常規賽高出許多。這也就決定了在最高強度的系列賽對抗中誰才是超級巨星,超級巨星擁有更加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狀態持續性,只有這樣才能帶領球隊在季后賽中脫穎而出,最終站在總決賽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