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編年史(1954-1955):王朝坍塌 24秒規則問世
來源:24直播網05-15 18:5024直播網訊 總冠軍:錫拉丘茲民族隊;得分王:內爾·約翰斯頓(勇士隊);籃板王:內爾·約翰斯頓(勇士隊);助攻王:鮑勃·庫西(凱爾特人隊)
老照片:民族隊問鼎總冠軍
NBA頭5個賽季,困擾決策層的最大問題是比賽觀賞性不夠。盡管設立全明星賽可以提高娛樂性和觀眾的參與度,但比賽節奏拖沓緩慢的問題卻一直未能解決,最 極端的例子發生在1950年11月22日,活塞隊VS湖人隊,那場比賽的比分竟然是慘不忍睹的19:18。第一節活塞隊8:7領先,半場結束時湖人隊 13:11反超。下半場更加丑陋,活塞隊為了限制麥肯的威力,拖慢比賽節奏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最后8分鐘,湖人隊18:17領先,然而隨后計時表走 了4分鐘,比分沒有任何變化。此時的活塞簡直有點不要臉,他們的策略很明確,就是一直控制到最后才去投制勝一球。比賽還剩下10秒鐘,活塞隊中鋒拉里·福斯特晃過麥肯,一擊致命,以19:18的超低比分戰勝了湖人隊。比賽進行當中,忍無可忍的觀眾紛紛將手中的雜物扔向場內,場面混亂不堪。
該賽季,這個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民族隊老板丹尼·比亞松提出,應該將24秒進攻規則引入比賽,加快比賽節奏。這一倡議被采納后,比賽節奏瞬間加快,球隊的場均得分由79.5分飆升至93.1分。不過,球員的個人得分變化不大,因為24秒規則使得比賽強度陡然加大,分享球權成了必然選擇。這個賽季,勇士隊的內爾·約翰斯頓以場均22.7分連續第三次成為得分王,服役歸來的阿里金場均21分列第三,排在他前面的是場均21.2分的凱爾特人隊控衛鮑勃·庫西。
所謂無巧不成書,24秒規則由民族隊老板提出,而那個賽季最終奪冠的也正是民族隊。由于巴爾的摩子彈隊倒閉,該賽季NBA只剩下8支球隊,每個賽區的前3名進入季后賽。民族隊的核心多爾夫·謝恩斯本季表現搶眼,他的場均得分(18.5分)、籃板(12.3個)和罰球命中率分列聯盟第6、第4和第3。常規賽民族隊43勝29負排在聯盟第1,季后賽也是一片通途,與活塞隊在總決賽中相遇。這是一場堪稱經典的總決賽。兩隊戰滿7場,沒有一場比賽的分差超過7分。搶七局還剩最后12秒鐘時,喬治·金造成活塞隊犯規,2罰1中幫助民族隊以92:91領先,隨后他又搶斷對方發出的界外球,直接為錫拉丘茲帶來這個城市歷史上的唯一總冠軍獎杯。
除了24秒規則,這個賽季的另外一項規則升級是球隊單節犯規6次限定(滿6次后每次犯規都會被判處由對方執行罰球)。很顯然,兩項新規則的出臺都對湖人隊很不利,因為他們的攻防圍繞大中鋒麥肯展開。唯一的疑問在于:這種影響將會有多大?不過這個問題已經永遠不會有答案了,麥肯在賽季之前已經宣布退役,搖身變成了湖人隊的總經理。麥肯隱退后,湖人隊的內線重擔落到了二年級生拉弗萊特肩上。這個賽季,“情書”場均貢獻18.7分和11.5個籃板,但他的能力終究與麥肯相差不少,湖人隊常規賽40勝32負列西部第2,闖過季后賽首輪后,在西部決賽中負于活塞隊,四年來首度無緣總決賽,史上第一個王朝就這樣土崩瓦解。
湖人隊坍塌,民族隊問鼎,這種結局不禁令人想起NBA元年,因為兩隊正是那一賽季的總決賽球隊?;蛟S,這正印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這是個值得銘記的賽季,年度最佳新秀獎——衡量新秀水平和各隊選秀眼光的獎項——誕生,老鷹隊的鮑勃·佩蒂特成為榮膺該獎的歷史第一人。菜鳥賽季,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畢業生佩蒂特場均貢獻20.4分和13.8個籃板,并入選了全明星隊和最佳陣容第一隊。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佩蒂特職業生涯華麗樂章的開始。
慘烈的廝殺之外,這個賽季也貢獻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賽季中途,活塞隊宣布聘請查理·??寺蔀榍蜿犘氯沃鹘叹殹A钶浾搰W然的是,埃克曼此前的工作是籃球裁判。好在埃克曼沒鬧出笑話,反而抒寫了一段佳話,他率領活塞隊在常規賽取得了43勝,勝率高居西部第1,并一路高歌殺進了總決賽。NBA發端期,主教練此前沒有執教經驗并不新鮮,可由裁判“越軌”至主教練,在歷史上卻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