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新爭議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
來源:24直播網10-26 15:3924直播網訊 哈斯車隊在美國站結束后提出的抗議引發了本賽季F1最奇怪的爭議之一,阿隆索也認為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案例。
顯而易見,哈斯車隊的立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本賽季馬格努森已經在類似情況下被三次出示黑橙旗,并且基本都是在積分區發車并發生輕微碰撞后就立即被召回,這使得他們、在出站后往往調至隊尾,直接失去了競爭積分的可能,這其中包括前翼端板在受到輕微損壞后搖搖欲墜的情況等。
哈斯已經明確表示,他們想要尋求規則的澄清和實施的一致性,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這三場比賽被嚴格執行的安全條例嚴重影響,FIA當時給出的理由是賽車的安全性受到質疑。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大車隊身上時,好像完全變了樣子。哈斯認為阿隆索和佩雷斯在美國的情況同樣應該被處理。
首先讓我們來看佩雷斯,紅牛車隊表示,盡管在比賽早期,佩雷斯的前翼端板的確出現了損壞,但是它很快完全斷裂并從賽車上脫落,車隊向FIA說明了情況,并得到了FIA對目前情況下賽車的安全性表示滿意的回復。不過,這真的令人信服嗎?讓我們回憶一下FIA的說明和他們對馬格努森的嚴苛處理。在本站比賽最后的判決中,賽會強調車隊有責任確保他們的賽車是安全的。根據這一邏輯,紅牛應該在端板在佩雷斯的賽車上晃動的幾圈內采取行動,要么讓他退出比賽,要么進站手動移除端板或者更換車翼,就像哈斯之前被迫做的那樣。此前情況下,FIA基本立即就向哈斯下達了類似指令,而紅牛并沒有讓佩雷斯立即進站,是否意味著它讓自己的車在不安全的情況下被駕駛?
不管佩雷斯的端板是在幾圈后掉落的,這里始終存在不一致性,因為這端板掉落這件事情,終究不是在碰撞時發生的。The race認為不一致性幾乎可以肯定與美國站賽事總監維蒂奇有關,因為過去幾次哈斯遇到這個問題時,賽事總監都是愛德華多·弗雷塔斯。我們知道,賽事總監的輪換在本賽季已經結束了,但這并沒有讓本賽季的F1變的更好,爭議依然存在,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有所改觀。
回到阿隆索和Alpine,哈斯的憤怒顯然不是沒有道理的,盡管他安全的完賽,但是無法否認,后視鏡是賽車上的重要部分,這比佩雷斯遇到的問題更為嚴重,如果后視鏡是為了安全設置的,那么兩個后視鏡不能出現問題,看起來就是一個零容忍規則。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按照規則,任何遇到后視鏡問題的賽車,要么需要退賽,要么需要進站修理。不過,相比安全性,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賽事干事的決策質量。賽后,Alpine和阿隆索收到了處罰,30秒的處罰讓阿隆索整場比賽的努力化為泡影,但是顯而易見的,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賽會干事沒能正確的在比賽中完成他們的工作。這離奇的故事好像開創了一個先例,因為賽事官員的失誤而處罰車隊。雖然這不太常見,但這種事情對于F1來說很重要,F1看起來是一項曠日持久的法律競賽,總會有微小的違規行為而在改變結果,不過這一次,發生在了賽后。
總的來說,FIA決策質量上的問題,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比賽時的判罰過于拖沓,二是賽后的判罰過于奇葩。讓我們回憶一下最近三站發生的事情,新加坡站,安全車下的佩雷斯是否違規,日本站,積分規則究竟如何,美國站,哈斯的申訴和Alpine的判罰??雌饋砻恳淮蔚膯栴},都和FIA的優柔寡斷脫不開干系,如果新加坡站佩雷斯在第一次違規時就明確收到警告,那么他大概率不會出現第二次違規,而日本站則是規則初衷和文字游戲的博弈。每一次,觀眾和車手都只能等待FIA下達最后決議,這看起來像是一個薛定諤的貓似的場景,不管結果如何,看起來都合理卻離奇。如果說去年馬西最后一站的決定將爭議直接推到了頂峰,今年不斷出現的問題則是一直在“溫水煮青蛙”似的挑戰F1的觀眾。
總之,鑒于哈斯今年遇到的問題,他們完全有權在本站挑戰國際汽聯。本次事件也可以說是將此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放大,本次事件這冗長而奇怪的處理方式,可能會為F1開創一些重要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