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澳大利亞站-阿爾伯特公園賽道 | Melbourne
來源:24直播網11-16 15:14 賽道簡介:
墨爾本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開始舉辦澳大利亞第一場F1大獎賽是在1996年,它是替換下德來得(delaide)賽道成為澳大利亞大獎賽舉辦地的,并且從那個時候起,年度賽季F1大獎賽的開幕戰也轉移到了這里。不過在墨爾本舉辦大獎賽并不順利,每年都有民眾抗議活動在阿爾伯特公園中舉辦,然而隨著比賽每年的進行,抗議的民眾也越來越少了。
墨爾本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屬于街道賽場,賽道被安排在市區的阿爾伯特公園,整體布局相當流暢,沒有常規街道90度的彎角阻減賽車的速度,賽道沿著公園湖面順時針行駛,風景非常優美,所有的車手都非常喜歡這條賽道。
賽車通過起跑點以全油門向第一個彎道沖去,進彎前由時速6檔286km/h剎車減擋至3檔123km/h通過一、二號彎道,彎角頂點最大G值為2.7;隨后再全油門加速,到進入第三個彎之前可達6擋275km/h,然后大腳剎車減速到3檔143km/h通過第三彎,再稍踩油門,在3檔138km/h~4檔201km/h之間游動,通過第四、五彎道,接著加速到5檔270km/h通過第六彎,馬上大腳剎車至2檔106km/h通過第七彎,彎角頂點最高G值為2,接著全油門通過5檔251km/h的第八高速彎,彎角頂點最大G值為2.4,在進入第九彎之前可達5檔276km/h;通過彎道后繼續全油門飆到6檔294km/h,稍松油門以3檔167km/h通過第十一、十二彎,彎道頂點最大G值為3.2;再繼續沖到6檔284km/h的第十三彎,大腳剎車減速至2檔125km/h通過,稍加油門之后以3檔143km/h的速度通過第十四彎,接著在小段的加速后再減速到2檔83km/h過第十五、十六彎,最后全油門沖過終點。
歷史紀錄
項目 | 記錄 | 創造者 | 創造時間 |
最快圈速 | 1'24''125M | 舒馬赫(法拉利) | 2004 |
桿位紀錄 | 1'24''408M | 舒馬赫(法拉利) | 2004 |
歷史冠軍
年份 | 車手 | 車隊 |
2015 | 劉易斯-漢密爾頓 | 梅賽德斯 |
2014 | 尼科-羅斯伯格 | 梅賽德斯 |
2013 | 基米-萊科寧 | 路特斯 |
2012 | 簡森-巴頓 | 邁凱輪 |
2011 | 維特爾 | 紅牛 |
2010 | 簡森-巴頓 | 邁凱輪 |
2009 | 簡森-巴頓 | 布朗GP |
2008 | 劉易斯-漢密爾頓 | 邁凱輪 |
2007 | 吉米-雷克南 | 法拉利 |
2006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2005 | 吉安卡羅-費斯切拉 | 雷諾 |
2004 | 邁克爾-舒馬赫 | 法拉利 |
2003 | 大衛-庫特哈德 | 邁凱輪 |
2002 | 邁克爾-舒馬赫 | 法拉利 |
2001 | 邁克爾-舒馬赫 | 法拉利 |
2000 | 邁克爾-舒馬赫 | 法拉利 |
1999 | 埃迪-埃爾文 | 法拉利 |
1998 | 米卡-哈基寧 | 邁凱輪 |
1997 | 大衛-庫特哈德 | 邁凱輪 |
1996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 |
1995 | 達蒙-希爾 | 威廉姆斯 |
1994 | 尼格爾-曼塞爾 | 威廉姆斯 |
1993 | 埃爾頓-塞納 | 邁凱輪 |
1992 | 格哈德-伯格 | 邁凱輪 |
下一篇 >
41歲F1車手kimi萊科寧宣布退役
41歲F1車手kimi萊科寧宣布退役